成为会带团队的技术人多

课程简介:

 我是石佳宁,前阿里本地生活研发总监,2014年我加入了饿了么,2018年去了阿里本地生活,这几年我一直专注在业务研发和团队管理上。在饿了,我从一体化的内部运营系统切入,陆续负责过BD、客服、代理商、订单支付等领域的产研团队,既从0到1的搭建过研发团队,也半路接手过问题部门。后来饿了就并入了阿里,我开始搭建中台研发团队,负责了交易、营销、金融三个领域的中台系统,团队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到了200多个人。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十几个人的团队,大部分的时候允许我试错,可以通过实践来找到事实,那么200个人的团队试错成本可就太高了。所以当我看到阿里在组织管理规划上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之后,就有意识地把自己之前的经验凝练成了框架性的方法论。这两年我也收获了很多。
我回想了一下,管理并不像很多书中说的那样比较难以琢磨,虽然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感性驱动的认知和做事方法,但是依然有足够大的比重可以被理性逻辑化。比如技术工作的安排、团队机制与流程的讨论和执行,这些不单纯由感性与情感来驱动和判断,就好比你去面对一套陌生的系统,即使它看起来在杂乱无章,只要你从应用初始化开始,沿着请求处理的流程去梳理,结合工程结构和运行机制,很快就能搞清楚,然后上手开发。
管理也有类似的特性,包含了基本的结构和逻辑,只要你能够找准这里面的规律,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即使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我认为其中也存在因果性很强的工程逻辑。你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总结,找出管理的脉络与规律,结合你对人性的理解与实际场景,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框架。
其实管理最基本的解读就是它的字面意思,管人和理事。但是在现实中要更复杂,你要先把人凝聚起来,让团队成员有提高、有成长,形成团队战斗力,之后再把事情理清楚、做明白,拿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转换管理工作的目标,让目标从完成一次次独立任务变为追求长期发展。就好像我们做技术,不仅要从0到1搭建系统,还要让系统长期可扩展、可维护。当然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去衡量你会不会管理的好不好。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完善机制,打造团队,一起拿得更好的结果,这样的管理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所以在我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

课程截图:

课程目录:

[6348]开篇词在管理艺术中寻找确定性的“工程逻辑”.mp4
[6349]01稳定性(一):如何应对事故并做好复盘?.mp4
[6350]02稳定性(二):可用性治理的三个关键要点.mp4
[6351]03稳定性(三):那些年源源不断的“红包”事故.mp4
[6352]04技术债务:如何带领团队从困境中突围而出?.mp4
[6353]05大项目:把握关键点,谋定而后动.mp4
[6354]06业务理解:深入业务是做好架构的前提.mp4
[6355]07架构设计:治理好系统复杂度才最务实.mp4
[6356]08定目标:让你的方向与公司的方向保持一致.mp4
[6357]09追过程:如何用PDCA做过程管理?.mp4
[6358]10奖优罚劣:怎样传递我们要什么与“不要什么”?.mp4
[6359]11勤沟通:在信任的基础上,让沟通简单且纯粹.mp4
[6360]12建机制:规则流程越建越多,为何效果却越来越差?.mp4
[6361]13知人善用:借事修人,借人成事.mp4
[6362]14找到人:招聘是Leader的责任,不是HR的.mp4
[6363]15能落地:90天试用期,转正时我们要考察什么?.mp4
[6364]16升级汰换:“心要慈,刀要快”.mp4
[6365]17晋升:是不是技术到位、项目做好就够了?.mp4
[6366]18跨团队:没有汇报线的人和事就是推不动?.mp4
[6367]19做规划:除了交付和稳定性,还要规划什么?.mp4
[6368]20接手新团队:士气低、交付迟、事故多发,如何下手解决?.mp4
[6369]结束语岁月静好,技术人依然要负重前行.mp4

编程与开发

24讲吃透分布式数据库

2022-3-20 18:23:38

编程与开发

深入剖析 MyBatis 核心原理

2022-3-20 18:45: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