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简介
深度展现传统佛学与当代心理治疗相通相异之处,带你把握佛教心理学全貌,理解佛教心理学本质和核心,熟练运用佛学心理疗法对个案进行工作,在生活中善用佛学无我智慧进行自我成长,随缘而动随遇而安。
课程亮点
·课程分三大部分十大版块,基于汉传、南传和藏传佛学三系佛法探索佛学与心理治疗关系更宏观地展现当代佛学与心理学思想、技术交融并进的真实全貌,更完整地把握佛学与心理治疗整合发展的未来趋势:
”不只是比较佛学和心理学理论异同,而是以三系佛法修心治心的实践为依据,结合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得失,在后技术时代大文化语境下追问自我出路,以及自我与佛学、心理学三位一体关系建构的可能性;
课程的三位授课老师都是心理学或宗教学博士不但有十数年的心理咨询和督导经验,而且佛学造诣精深,有极其丰富独特的佛学实修经验和体悟,他们的现身说法定能让我们对佛学与心理学有全新认知和应用。
你将获得
立体深入把握佛学心理学全貌,理解佛学心理学本质和核心,以及三系佛法的不同法门和无我智慧;
“从比较文化的视角整体性看待佛学与心理学修心治心明心之异同,并能统合差异优势互补合二为一;
“在心理咨询中熟练运用佛学相关心理疗法对个案进行工作,在生活中善用佛学无我智慧进行自我成长。
适合人群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研究者等心理从业人员”心理学爱好者、佛学爱好者以及正在路上的各类修行者”困惑于终极之问,苦苦地求索存在意义和答案的探路人。
注意:课程共40讲更新至18讲,后续不定时更新介意慎拍!
2024年12月1日更新至完结
课程目录
马宏伟×温宗堃×宋歌:佛学与心理治疗40讲
01_第1讲:心、佛、菩萨、罗汉.mp4
02_第2讲:佛学、佛家与佛教.mp4
03_第3讲:圣贤与众生.mp4
04_第4讲:印度的“佛”与中国的“佛”.mp4
05_第5讲:东方有大乘气象,何以为“大”?.mp4
06_第6讲:儒道文化给佛法的东传提供了怎样的“接引”?.mp4
07_第7讲:汉传佛教的精华丨禅宗.mp4
08_第8讲:灭佛与盛世兴佛.mp4
09_第9讲:佛法在世间.mp4
10_第10讲:汉字里的心理学.mp4
11_第11讲:儒家为佛法提供的“人格”基础丨学庸、论语与易经.mp4
12_第12讲:道家为佛法提供“有无”深度丨老庄哲学.mp4
13_第13讲:汉传佛教的“明心”.mp4
14_第14讲:汉传佛教的“见性”.mp4
15_第15讲:汉传佛教的心理治疗.mp4
16_第16讲:上座部佛学的心理学特色丨上座部简史、教学特色以及与现代心理学的关联.mp4
17_第17讲:佛法的意义治疗丨人类的共同困境与出路.mp4
18_第18讲:心识的可塑性丨变化的意识流.mp4
19_第19讲:系统的心智培育丨认知、情绪、行为的转化.mp4
20_第20讲:当代的正念传统丨四念处的慧观修习.mp4
21_第21讲:正念与压力、焦虑丨正念减压.mp4
22_第22讲:正念与抑郁、创伤丨正念认知治疗.mp4
23_第23讲:认知的取向丨一切都和“见解”有关.mp4
24_第24讲:愤怒的转化丨培育接纳的认知训练.mp4
25_第25讲:欲望的升华丨从欲望、成瘾的束缚中解放.mp4
26_第26讲:自我肯定丨提升低自尊的良药.mp4
27_第27讲:情意的训练丨从自我关爱开始.mp4
28_第28讲:佛学的人格类型丨行为的惯性.mp4
29_第29讲:古老的潜意识丨生生世世的意识之流.mp4
30_第30讲:洞见无我的智慧丨无我的智慧与慈悲.mp4
31_第31讲:藏传佛学特色之我见.mp4
32_第32讲:最终目的不同丨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不同之一.mp4
33_第33讲:疗程长度不同丨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不同之二.mp4
34_第34讲:信任程度不同丨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不同之三.mp4
35_第35讲:文化背景不同|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不同之四.mp4
36_第36讲:用“因缘”的视角进行心理治疗和修行丨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相通之一.mp4
37_第37讲:“好来访”“好弟子”阻碍成长丨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相通之二.mp4
38_第38讲:我执是最根本的情结,如何解开?|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相通之三.mp4
39_第39讲:从创伤的代际传递理解轮回|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相通之四.mp4
40_第40讲:灌顶和赋权都在让我们觉醒|藏传佛教与心理治疗相通之五.mp4
温馨提示:如遇到下载链接失效,请联系客服微信e520mx分享给您哈~